2020年是我区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今年,我区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巩固环保“五大行动”成果,抓好污水偷排直排乱排整治行动,抓好扬尘、废气、噪声污染防治,创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整改落实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38号矿坑生态修复示范点一角。
今年修复8个废弃矿山生态
在华岩镇中梁村2社,有一座已修复好的矿山郊野公园,草花类植物生长繁茂,步道自山顶蜿蜒而下,空气清新。“这里是38号矿坑生态修复示范点,恢复治理土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科副科长贾丽娟说,我区创新利用矿坑收纳了重点建设项目的弃土,实现了弃土向客土的有效转化,并利用废弃矿山的地形,适量种植吸附能力强、修复效果好的乔木、灌木及地被,实现林相彩化、美化、混交化,恢复山体生物多样性及绿化提升。
2018年自国家部署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以来,我区统一规划、部署和实施6大类25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恢复治理便是其中之一的重大工程。截至目前,我区完成了60个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治理面积达1280亩。
据悉,今年我区将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面,重点推进并全面完成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共计8个、480亩,提升中梁山生态涵养和屏障功能。
抓好“三排”整治
今年我区将深入实施“碧水行动”,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5月22日下午,在石坪桥骏逸新视界小区附近,区住房城乡建委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实施该片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该区域的排水系统。据该项目有关负责人刘远军介绍,工程于4月初开工,新建的雨水管道总长约700米,目前已完成90%,预计6月10日之前将全部完工。
据介绍,今年我区将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3年内(2020年—2022年)实现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全覆盖。其中包括推进跳磴河华岩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桃花溪石坪桥支流等项目,管网建设总长66.6km。
据了解,去年以来,我区各部门和镇街协同联动,加大联合执法和暗查暗访力度,整治了一大批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2019年我区排查点位2700余个,完成问题整改124个,累计受理各类环保投诉案件4816件,同比下降了4.1%,案件处理率100%,满意率达99.5%,居全市前列。
据悉,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今年将聚焦八个重点方面开展检查,主要包括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涉水问题、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发现问题、医疗废水、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等。同时重拳打击逃避监管方式排污、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六类环境违法行为。
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
近日,区生态绿色与污染防治推进办、区生态环境局联合西彭镇、西彭园区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入驻西彭园区,监测监管该园区的废气排放。据悉,我区计划建设全区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大数据平台,今年内将启动该平台系统一期工程——大气环境综合管理指挥调度子系统,运用5G+大数据技术,全面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此外针对工地噪声、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群众投诉较多的领域,我区还将开展专项整治。
去年我区被纳入重庆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试点时间至2020年12月。
区生态绿色与污染防治推进办主任、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李锡智介绍,目前区级各部门、镇街正在积极开展“无废细胞”的创建工作。“‘无废细胞’主要包括中小学校、社区、公园、商圈、饭店、景区和机关七类场所,7月20号之前,我区须创建区级‘无废细胞’50个。”李锡智说,此外还要打造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废弃农用薄膜回收利用等“无废建设”亮点。 记者涂馨/文王茂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