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文明实践所 /
当前位置:首页 > 九龙新闻 > 图文新闻 > 正文

赛马扬鞭 实干争先 | 区生态环境局:写好“绿色文章”,铸就九龙生态底色 为绿色生态文明城市增添浓墨重彩

发布日期:2023-08-10 15:07

▲蓝天绿水的九龙半岛。

产业结构变“轻”了,昔日“工业老区”嬗变“产业新区”;

生态环境质量变“好”了,昔日“垫底生”逆袭成“领跑生”;

中梁山上变“绿”了,昔日“废弃矿坑”化身“城市后公园”;

城市老区变“新”了,昔日“老街”升级为“品质生活空间”……

近年来,九龙坡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围绕“三高三宜三率先”宏伟愿景,聚焦“12345”发展思路,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空间、践行生态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蓝天碧水、绿色低碳、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城市日益显现:“全国十佳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城市”“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区”等国字号名片纷至沓来,全区153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嬗变逆袭、污染防治攻坚、共建共享正成为九龙坡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

推动创建工作落地见效 扛牢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担当

▲重庆第一个花园式污水处理厂——彩云湖污水处理厂。

近年来,九龙坡区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2021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交办问题整改为契机,系统推进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下大力气、大决心解决雨污混流、溢流直排等突出问题,长江九龙坡段水质稳定保持II类,2023年1-4月达I类。

去年4月,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组织现场调查时发现,某劳务有限公司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从事船舶拆解作业,作业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沥青溢流进入长江消落带,严重威胁长江水环境安全。经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该劳务公司生态环境损害事实明确,区生态环境局与其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生态损害赔偿费用共计49.517万元,该公司积极履行生态损害赔偿义务,这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画上圆满的句号。

区生态环境局以强化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持以化解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系统谋划、重点攻坚,以更细的举措、更高的效率推进重难点问题整改,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2021-2022年,全区共办理7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生态损害赔偿费用约365万元。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探索高质量发展“嬗变”之路

▲2023年九龙坡区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

节能降耗,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位于西彭工业园区的天泰铝业有限公司,从2020年7月开始,投资约5000万元,采用国内先进的半干法脱硫技术,对天泰铝业300KA电解系列电解烟气净化系统实施了脱硫技术改造。

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电解烟气脱硫技改项目已全部完工投运,各项污染物全部满足大气特别排放限值标准要求。该项目投运后,天泰铝业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500余吨,为重庆市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该企业计划完成电解铝产量9.5万吨,目前已完成1.62万吨,各项生产指标都在按计划有序推进。重庆天泰铝业还将在电解槽打壳系统上投入500万元,将打壳系统升级为智能打壳系统,减少气缸打壳次数和不必要的打壳,从而减少压缩空气使用量。根据目前5台试验槽的节气数据显示,单台单月能节约8000方气,全系列每年将节约1200万方气。

近年来,西彭工业园区通过厂房租赁、招商引资、淘汰老旧落后产能等方式,培育低碳产业,深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在转型中“稳中快进”,于今年入选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委联合发布的我市首批近零碳园区试点名单,标志着九龙坡区正式启动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

九龙坡区从昔日的老工业基地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得益于我区大力发展以氢能为重点的清洁能源、以铝合金为重点的新材料、以休闲体验为重点的农文旅产业,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

“中国铝加工之都”“西部氢谷”“九龙制造”高水平起势、示范引领显著,新材料、汽摩、高端装备、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190亿元、增长2.9%,累计80家战新企业,集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6家,居全市前列。全区加快推进工业绿色智慧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63.94亿元、增长2.7%,总量保持全市第2位、增速位列重庆中心城区第3位。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解码环境质量“逆袭”之路

九龙坡是重庆的工业大区,曾连续多年在全市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指标排名中垫底,过去几年,全区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聚焦污染防治攻坚和绿色低碳发展。如今,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由“垫底生”逆袭成为“领跑生”。

走进九龙坡大气环境综合管理指挥调度中心,研判团队综合运用各类感知数据,结合大数据模型,对比分析历史数据、达标管控等,借助高空瞭望、光谱雷达、走航监测系统等新型监测设备,能够及时掌握辖区内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排放、管控措施执行情况等。

“我们采取‘6+1’工作法,建立了一支研判团队,通过预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能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问题,确保污染治理更加精准科学高效。”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九龙坡还制定了“一镇(街一策”“一园一策”的个性化减排方案,推动蓝天攻坚取得实效。

“6+1”工作法,即抓强一个指挥体系、抓细一份目标清单、抓牢一系列运行机制、抓好一张网格化作战图、抓严一套应对方案、抓实一本实操手册、建立一支研判团队,推动了区域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创新“6+1”工作法得到生态环境部、市生态环境局高度肯定,并在全市作经验交流。

2022年,我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3天,区域优良天数和改善率取得重庆中心城区“双第一”。

头上有蓝天,脚下有碧水。在系统治水制度管水方面,我区积极推进372个入江入河排口整治,整治完成率达99.5%,位居全市前列。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面源污染管控力度,全面实施河长制,纵深推进桃花溪、跳磴河、大溪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攻坚桃花溪渔鳅浩清污分离整治,长江和尚山国考断面稳定保持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水环境质量位居重庆主城都市区第二,跳磴河、桃花溪、大溪河水质达到Ⅴ类。

扎实推进污染物减排,全区推进60余家企业大气污染源头替代,挖掘30余家企业深度治理潜力,提前3年完成“十四五”减排目标。

提升共建共享水平 唤醒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桃花溪畔,碧波荡漾、绿荫如潮。“我们在周边住了10多年,见证了桃花溪的变化。现在路灯有点暗,能不能调亮一点?”“大家喜欢来这里锻炼、跳舞,但周围的噪音起来了,能不能把音量控制在合理范围?”6月20日,在石坪桥街道桃花溪畔的七彩爱情谷,居民与区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区人大代表围坐一起,讨论桃花溪的治理方法,有关负责人对群众的意见进行了记录和回应。

桃花溪从昔日的“臭水沟子”变身为“新桃花源”,一方面是各部门的履职尽责,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提质行动;另一方面得益于市民们自觉维护生态环境,改变生活方式,不再将污水、垃圾直接排入溪中。大家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共享和志愿服务活动,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共同维护家园环境。

同顶一片蓝天、共护一方水土。全民参与生态文明格局下的美丽九龙坡更加令人期待。全区现有节约型机关49个、绿色家庭123户、绿色学校60所、绿色社区65个、绿色商场3座,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100%,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以打造九龙滨江融合创新文化带、中梁山——华岩生态文化带,焕新提质巴国城、博物馆聚落等人文地标为契机,我区坚持文旅发展与生态文明养成共进,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人文之城九龙文创城,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2022年,全区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达94.75%。

数说半年成绩:

第二季度清单指数全市第一2023年上半年,区生态环境局统筹抓好生态清单运行管控,第二季度清单指数91.6分,排名全市第一。

市级清单纳入量位居全市前列:全市两批次共纳入43个市级清单,我区第一批纳入2个,第二批纳入1个,纳入数量排全市前列。

清单整改时序考核全市第一:市级清单按期销号办结率100%,区级清单按时序推进率100%,区级全量库问题办结率100%。

整改成效考核加分全市唯一:2个市级清单按期完成整改销号,整改成效获得中央电视台等央媒专题报道5次,成为唯一获得整改成效加分区县。

全量库问题纳入量全市前茅:上半年,纳入区级全量库问题1104个,排名全市第2。上半年,重点目标任务完成率达到83.5%,排名全市第1。

记者:冉冉

摄影:曹鸣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