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西彭镇花果山山脚下的果园里黄橙橙、一片片的枇杷,颗颗饱满,鲜艳夺人。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因为土质肥沃,气候怡人,种出的水果,色泽鲜艳,汁多可口。从初夏起,夏季水果陆续上市,时下正是枇杷的“高光时刻”,今年长安村里种植的枇杷达到盛产,整个花果山有30户人种植枇杷,能产五六万斤枇杷,大多在家门口销售,价格从10元到25元不等,欢迎游客来采摘。
李元台将刚刚从树上采摘的大五星枇杷装车。
销量:一天要摘三四百斤
重庆勇长奇水果合作社水果基地是村里种植枇杷面积比较大的果园,5月8日,记者来到合作社的水果基地,几个游客采摘枇杷后正在打包,他们都是从附近自驾赶来游玩的。
“以前大多数都是周边的游客,今年五一节从主城来摘枇杷的游客增多,大约有100多人”重庆勇长奇水果种植股份合作社社长李元台一家人和工人们正在合作社院子里忙碌着,每年5月起,采摘、搬运、挑选、称重……一群人都忙得不亦乐乎。
这是最忙碌的季节,合作社请了六七个工人,人手还是吃紧,早上刚接到一个10多盒的订单,大家围成一圈,给刚摘下来的枇杷装袋,工人们说,每天六点赶到果园摘果,装箱套袋就上车发货,一直要忙到晚上七八点。
这段时间,李元台的手机成了销售热线,有预订枇杷的,有问询果园路线的,有问询水果价格的,“枇杷果实娇嫩,我们都是清早起来采摘,当天现摘现发货,这几天是枇杷销售旺季,一天大约要摘售三四百斤,枇杷果期一直要到本月20几号。”
勇长奇水果合作社的枇杷已经成熟,工人正在采摘新鲜的枇杷。
希望:带动花果山农户销售
“枇杷林主要位于花果山下半部分,也就是地势低洼处,每年结出来的桃子口味较上方的偏差一点点,这部分的土壤不合适种桃子。”行走在枇杷林里,李元台边走边介绍,为了不让这块土地荒废,2015年,他从外地引进了大五星枇杷带头种植,带动了全村农户种植枇杷近300亩。为了保障乡亲们的利益,他和果苗供应商还签订了保证存活率协议。
记者了解到,合作社果园共有20多亩,主要是枇杷品种大五星,根据枇杷果实大小价格20元~25元。
“今年我们果园的枇杷基本上能卖完。”李元台介绍,今年村里种植的枇杷达到盛产,整个花果山有30户人种植枇杷,能产五六万斤枇杷,大多在家门口销售,价格从10元到25元不等,欢迎更多的游客来采摘,带动村里乡亲们枇杷销售。
李元台正在检查香桃林里灭虫灯的灭虫效果。
生态:安装驱鸟器灭虫灯
在不远处的枇杷果园,一大片枇杷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仔细看,这片枇杷林上方多了一个方盒子,发出一阵阵声音。
“这是才购置的驱鸟器,效果不错,安装后没有鸟儿来啄果。”李元台介绍,每到果实成熟,有鸟来啄果,造成经济损失,之前用过人工赶、驱鸟带等多种方式效果都不好,为了生态环保,放弃了安装捕鸟网的念头,采用了驱鸟器,安装了十多天,都没有鸟儿靠近了。
在香桃林里,记者看见了生态“神器”,每棵树上都一块黄色的板子,上面沾着小虫子,这是灭虫板,一共订制了五万多块。每隔一片果林都有一盏灭蚊灯,李元台打开其中一盏,里面有飞虫的尸体,“就是这种虫子,专门寄生在树上产卵,幼虫吸树汁,吃树叶,是桃树杀手。”
升级:种植业向旅游观光农业转型
除了打理果园,合作社利用地理优势建起了几个流水生态鱼塘,养殖了优质生态鱼,提供垂钓,李元台从水果批发市场拉来破损的西瓜喂鱼,“利用西瓜养鱼,既扩大了饲料来源,可降低生产成本15%~20%,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果林需要农家肥灌溉,去年,合作社盖了猪圈养了猪,还养殖了100只土鸭,“游客来了耍事更多,除了摘果,还可以捡鸭蛋,买到新鲜的土鸭回去。”李元台打算利用互联网打造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正在找专门的团队打造微信公号和网络销售平台,正在筹备中。”
李元台说,合作社正在由传统的种植业向旅游观光农业转型,延伸农产品销售和服务链条,更注重市民的采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