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第二天清晨,当山城人民涌上街头,来到抗战胜利记功碑前(现为“解放碑”)欢庆重庆解放时,首先看到的是其顶端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
如今,这面“重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被收藏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向公众展示。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重庆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那么,这面红旗是怎么来的?又是谁插上去的?
答案是——重庆育才中学的师生们自制了这面象征解放的五星红旗,连夜将其插上了解放碑。
用被面缝制 在“解放碑”升起
1949年11月30日晚,育才中学的师生们,在重庆市中心的抗战胜利记功碑升起了一面用红绸做的五星红旗,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
当时,育才中学一直受到周恩来和中共南方局的关怀与支持,抗战期间,学校搬到红岩村与八路军办事处相邻,还办起了红岩小学,解决八路军办事处干部的子女入学问题。
在解放前,学校一直存在两个党支部,一个是由学校的校级领导和各个组的主任中的党员组成,他们直接由中共南方局领导,另一个由学校的普通教师党员组成,隶属于本地的党组织,著名的红岩烈士“江姐”江竹筠就曾经直接领导过这个党支部。
到了重庆解放前夕,学校已成为当时中共地下党的一个重要联络点,许多解放区的消息迅速地传到这里来。
1949年上半年,虽然开国大典还没有举行,但是准备建国的消息就已经悄悄传到了育才中学师生耳里。
时任育才中学教导主任的李能寿,作为见证者之一回忆:“当时一本刊载了建国消息的《群众》杂志在师生们中间流传,大家第一次看到了五星红旗的样子,于是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准备自己来做一面国旗!”
为了迎接重庆解放,育才中学的师生们冒着危险,找来一张红绸被面,参照当时《群众》杂志上对国旗形状和五星位置摆放的描写,悄悄开始制作国旗。由于没有黄色面料,学生们用黄纸剪成五星,贴在红绸被面上。
“终于解放了!”11月30日晚,育才中学师生扭着秧歌舞,欢天喜地迎接解放军进城,他们从位于化龙桥的红岩村一直步行到重庆市中心,在抗战胜利记功碑顶上插上他们自己制作的、飘扬在重庆上空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据了解,解放当天,重庆广播电台播放的第一支进步歌曲,也是由育才中学的师生们演唱的。
抗战时期的“小解放区”滋养无数进步青年
为什么是育才中学的师生自发地制作出第一面国旗?
这并非偶然,而是与学校的办学方针和进步倾向有直接关系。
当年,在陶行知先生的主持下,一批又一批爱国进步人士进入育才中学任教,进步思想在这里火热传播,育才中学也被人们称为“重庆的小延安”“小解放区”。
“陶校长决定每月举行一次音乐会,每次音乐会必须公演一场全新节目,为此我们都拿起笔来创作。”育才中学校友,著名音乐家、指挥家陈贻鑫回忆,当时的同学,如今的著名作曲家杜鸣心创作了《新山歌》,为抗议奸商把粮食囤积居奇,而自己则创作了四部合唱《谷子在仓里叫》。
1944年春天,陈贻鑫、杜鸣心、杨秉蓀应重庆《新华日报》邀请,为刚从延安带到国统区的秧歌剧《兄妹开荒》《一朵红花》《牛永贵负伤》担任伴奏。自此,秧歌由育才中学带头在国统区传播开来,解放区的新文艺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封锁,在人民群众中扎根、开花。后来,杜鸣心还创作了革命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
抗战胜利后,育才中学大部分迁往上海,小部分留在重庆。内战爆发,留在重庆的育才中学与上海失去联系,完全断绝了经济来源,募捐越来越困难。
周恩来鼓励重庆育才中学的负责人说:“把育才坚持下去,就是胜利!”这个鼓励像明灯指引着苦撑苦熬中的学校师生们。重庆解放前夕,周恩来指示从香港给学校汇来了800块银元,使大家顺利挺过最艰难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李能寿曾经表示,他1948年到学校工作,在学校他感受到如同解放区一样的阳光和温暖,那时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介绍来的,大家的思想活跃,向往解放区。虽然学校外面还有特务的严密监视,但老师和学生们仍关起门来,搞起各种各样的活动。
唱解放区的歌曲、排演进步话剧……学校的各项活动搞得热火朝天,李能寿当时在学校里还发现了许多的马列主义著作和进步杂志,像毛泽东的《整风文献》《新民主主义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滋养了无数追求进步的青年人。
1950年春,学校从渝中区红岩村迁至九龙坡区谢家湾。几度更名后,于1997年确定为“重庆育才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人才,是全国著名的师陶圣地、育才摇篮。
(九龙报记者 江南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