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文明实践所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典型 > 正文

春风十里,我们等你

发布日期:2020-04-24 09:06

援鄂33天,康养14天,离家共47天, 4月8日,重庆建设医院内分泌肾内科护士长黄晓莉终于结束康养,见到了她日夜思念的家人,乡音满耳,乡味满心,一桌丰盛的家乡饭菜,一声甜甜的“妈妈”,让她感动无比。

4天之后,我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区中医院ICU护士长刘玥也结束了康养,和家人热切拥抱在凯旋的欢迎仪式上,儿子的笑容,母亲的泪水,有幸福,有辛酸,更多的却也是感动。

去时风雪漫天,归来春暖花开,这条回家的路,几多艰辛,几多思念,如今冰雪已然消融,春风十里,我们等你!

九龙坡区中医院护士长刘玥:

吃火锅拉家常家的感觉又回来了

3月29日,两架搭载重庆支援武汉医疗队313名队员的航班先后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这是重庆最后一批从武汉返渝的医疗队员。其中,就包括我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区中医院ICU护士长刘玥。

“虽然回到了重庆,却还要14天才能回家。离家的距离越近,对家乡的思念就越浓烈,回家的企盼就越急切。”4月12日,在南川区天星两江假日酒店结束休养的刘玥,终于和队员们乘上开往九龙坡区的大巴,开始了自己的回家之路。

遗憾再次错过儿子生日

刘玥的家人迎接她回家。(九龙报社 记者 王茂松 摄

刘玥的家人迎接她回家。 

 

“刘姐,你们到哪儿了?你儿子正在活动现场等你哦!”上午10时49分,刘玥还在高速路上,就收到了医院同事发来的一张照片,照片里,8岁的儿子杨奕辰正笑容灿烂地举着妈妈的漫画画像,等待她凯旋回家。

端详着儿子的照片,刘玥陷入了深深的愧疚中。“这是我第二次错过儿子的生日了,第一次是2015年援藏,走的时候儿子三岁,回家时儿子已经四岁了。”刘玥说,虽然当时在武汉无法陪儿子过生,但医院领导和同事得知后,主动为儿子送去了生日蛋糕,这让她十分感动。

“是妈妈!妈妈!”11时23分,大巴驶入区机关大院后,看到刘玥下车,儿子杨奕辰一下子扑了过去。刘玥紧紧抱住儿子,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意外母亲“瞒”着女儿来现场

在欢迎仪式现场,刘玥作为援鄂医疗队员代表发言,回忆起在武汉所经历的一切,她依然感慨万千。

“今天,我主动站出来奔赴一线,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两个月前,刘玥作为我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带领队员们毅然踏上前往武汉的逆行之路。前来送行的母亲王显珍尽管满眼泪花,但她还是哽咽着对女儿说:“在危急的时刻,能冲在前面,我们为你骄傲!”

两个月后,当王显珍来到现场,迎接女儿回家时,她再次激动地说道:“我们为你骄傲!”面对母亲的到来,刘玥倍感意外。“考虑到我父母年纪大了,本不想麻烦他们,今天我回家的消息只告诉了丈夫和儿子,但没想到我妈还是‘瞒’着我来了。”刘玥说。

惊喜回家第一餐是最爱的火锅

4月12日,区中医院ICU护士长刘玥结束休养回到家中,第一顿饭就是她心心念念的重庆火锅。(九龙报社 记者 陈林 摄 配 曾建渝 文

4月12日,九龙坡区中医院ICU护士长刘玥回到家中,第一顿饭就是她心心念念的重庆火锅。

 

“回家第一顿饭,没想到就能吃到我最喜欢的火锅,实在太惊喜了!”中午2点,回到位于大渡口区的家中,刘玥发现餐桌上,摆放着一锅香气四溢的红油火锅。这是区中医院为本院每位援鄂队员精心准备的一份回家礼物。

虽然不能到现场迎接,但刘玥的父亲刘晓荣也早已在家中备好了碗筷。其实,在援鄂期间,刘玥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生病的父亲,因为他每隔一天就需要去医院做透析。好在有社区的关心和帮助,每周雷锋车队志愿者都会准时接送刘晓荣去医院看病,让刘玥没有了后顾之忧。

区中医院ICU护士长刘玥(右)结束休养回到家中,妈妈(左)为她煮上一顿久违的重庆火锅。(九龙报社 记者 陈林 摄 配 曾建渝 文

刘玥(右)回到家中,妈妈(左)为她煮上一顿久违的重庆火锅。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火锅,唠唠家常,家的感觉一下子又回来了。”刘玥笑着说。

重庆建设医院护士长黄晓莉:

所有荣誉和感谢我都要转赠给家人

援鄂33天,康养14天,离家共47天。4月8日上午10时许,重庆建设医院内分泌肾内科护士长黄晓莉终于见到了她日夜思念的家人。

一下大巴车,她慈爱地望了一眼儿子,便立即将手中的鲜花献给了自己的父母,与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

4月8日,黄晓莉刚下车就和儿子来个大大的拥抱,儿子为她献上代表平安的苹果。(九龙报社 记者 陈林 摄 配 江南 文

4月8日,黄晓莉刚下车就和儿子来个大大的拥抱,儿子为她献上代表平安的苹果。

 

“谢谢爸爸妈妈,我不在的日子里,你们辛苦了!”黄晓莉说,这段日子里,她收到了无数病患和群众的感谢,各级单位颁发的荣誉。但她认为,她只是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在驰援武汉的日子里,她最想感谢的,是背后支持自己和默默付出的家人。

乡音满耳 乡味满心

“春风十里,我们等你。”黄晓莉的平安凯旋,对她的家人来说,就是最大的欣慰。

“乖乖,我都好久没见你了!”6岁多的儿子陈哲宇和外公外婆在小区门口迎接他。一见面,陈哲宇就给了黄晓莉一个大大的拥抱,还送上了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妈妈,快把苹果吃了,吃了才能平平安安!”

“沉了!高了!胖了!”黄晓莉抱起儿子,“妈妈都要抱不动你了!”

而黄晓莉的妈妈却抚摸着她的头发,说道:“孩子,你瘦了!”说到这里,妈妈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

一旁的爸爸黄林不善言辞,嘴里念叨着:“回来就好!”太多的感情凝聚在短短的四个字中,简单而又温情。

4月8日,黄晓莉回到家中。(九龙报社 记者 陈林 摄 配 江南 文

黄晓莉回到家中。

 

得知黄晓莉今天归家,父母亲早上5点过便前往超市买新鲜的食材。一到家,他们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食材、佐料,开始制作红烧鸡、胡萝卜肉丝等。

“我不在家的日子,父母就是成为照顾儿子、料理家务的‘主力’。”黄晓莉充满愧疚地望着忙碌的父母。而黄林却说:“我们一点也不辛苦,只希望她能平安,把病人照顾好,自己照顾好,我们做一切都是值得的。”

日思夜想 视若珍宝

在黄晓莉家的饭厅墙上,挂满了她与丈夫陈华维的甜蜜合照。

虽然康养结束这天,陈华维因工作忙碌而无法迎接妻子回家。但黄晓莉却笑着告诉记者,原来,丈夫早已“迫不及待”地与她见过面了。

3月25日,黄晓莉返渝。3月26日,陈华维便来到康养酒店,与妻子“相聚”。因康养期间的相关规定,黄晓莉只能打开房间的窗户,两人远远地相望,两颗心却从来都紧紧地贴着。

4月7日晚上,陈华维再次来到康养酒店。“明天公司有急事,我不能在家里等你回来了,所以今天专门过来给你提行李,你明天就可以一身轻了!”陈华维温柔地对着黄晓莉解释,还不停地道着歉。但黄晓莉心里早已跟开了花一般。

医患和睦 互称家人

4月8日,黄晓莉刚回到家中就与自己在武汉中心医院照顾的病人视频联线,询问他出院后的身体状况如何。(九龙报社 记者 陈林 摄 配 江南 文

黄晓莉与康复患者视频连线,询问他出院后的身体状况如何。

 

“伯伯你好啊!我是晓莉,我回家了!听说你今天也回家了?”回家后,黄晓莉还迫不及待地跟一位亲密的“家人”打起了视频电话。

这位“家人”伯伯,50多岁,来自武汉,是黄晓莉援鄂期间的一名病患。

今年38岁的黄晓莉在护士岗位上工作了15年,有着呼吸内科及ICU双重工作经验的她被分到了ICU。在ICU里,黄晓莉遇到了这位伯伯。

“当时,他的病情很重,而且心态很差。”黄晓莉介绍,因此自己对他非常关注,不断为他增强信心。一周多以后,黄晓莉来到医院的普通病房援助,这位伯伯病情转好,也搬到了普通病房。

更有缘的是,3月25日,黄晓莉返渝,这位伯伯也顺利出院开始居家隔离。14天后,黄晓莉在重庆康养结束,伯伯同时在武汉结束隔离观察。

“感谢你,护士,感谢重庆把最优秀的医护人员派到了武汉,等疫情结束我一定要到重庆好好看看,到时候找你当导游哈!”伯伯在视频通话里爽朗地说。

黄晓莉也开心地回答道:“好的!祝愿您一直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