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可以拿来干什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中,每一棵树都是孩子们眼中的宝贝。一片普通的树叶可以吹出优美的乐曲,树枝可以编织成背篼龙,树干被他们以独特的手法做成精致的根雕。大山养育的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将民族特色和大山的气息传向世界。
9月19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教委举办的重庆市2019年乡村学校少年宫第二片区培训暨述职考评工作会在武隆举行,多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交出自己的答卷,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成长。
木叶踏歌 乐美少年
摘一片树叶就可以吹出一段音乐,这是武隆区石桥苗族土家族乡中心小学校3至6年级学生都会的技能,曾经濒临失传的“木叶吹奏”在这所学校的少年宫中被传承。
“用树叶吹出声音很简单,但吹出不同音调就有难度了。”传授这一民间音乐艺术的是石桥小学的音乐教师张麒麟,他也是“木叶吹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当他第一次在课堂上用树叶吹出各种乐曲时,所有人都被征服了。
2011年,为了这古老的民间艺术不失传,石桥小学在充分挖掘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木叶吹奏”引入校园,开设了专门的课程,从此石桥湖畔时常传来一阵阵“木叶”声,“木叶吹奏”也逐渐成为学校的一大亮点。
2016年6月,“石桥木叶吹奏”被批准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桥小学被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虽然吹奏的是随处可见的树叶,但对树叶的要求并不随意。”张麒麟表示,如果想吹出优美的音乐,“木叶吹奏”使用的树叶就要满足多个条件,厚薄、大小要合适,树叶的边缘要圆滑,叶子要有弹性、韧性,如何挑选合适的树叶,这也是少年宫中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如今,在石桥小学少年宫中学会“木叶吹奏”的学生已经有近千名,他们中有人还将这一技能教会自己的父母,大山的声音从这个起点一直向外传去。
背篼龙灯 舞动未来
近年来,以“木叶吹奏”为特色项目,石桥小学大力开展民族教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以“乐美”为办学理念,拓展了二胡、葫芦丝、唢呐等民族器乐教学,奏响了新时代民族艺术教育的华美乐章。
几天前,第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石桥小学少年宫的孩子们用“背篼龙”表演拿回了一个二等奖。
武隆区的“背篼龙”,早期是当地百姓在劳作之余的一种自娱自乐方式,后来逐步演变为一项在庆丰收或重大节日期间的民俗表演。它以背篼为道具,表演时,每个村寨独自组队,在孩子们清脆的木叶声呼唤下,三五成群合拢来,前后相连,形成两条长达数米的背篼龙。
“背篼龙”动作灵活巧妙,节奏性强,一前一后,互相交错,两条龙和着欢快的木叶声和热闹、激昂的锣鼓声,不断地翻滚、跳跃着,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出一幅农家丰收在望的美好画面。
如今,这一丰收时的表演被石桥小学从田间搬到了课堂。区别于传统实用型的背篓,孩子们表演用的“背篼龙”是用树枝做成,取自大山的材料成本虽低,却创造了高价值。
根雕乡村 寻美童年
位于武隆县城以南20公里的龙洞小学,前身是1712年成立的龙洞书院,1908年正式命名为龙洞小学,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办学历史。
学校四面群山环绕,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木。平时村民把干枯的树根用来作柴火,取暖做饭,而山里的孩子们却将它们做成精美的艺术品“根雕”,低成本、高价值,树根成了学校里的宝贝。
七分天然,三分雕刻。在学校少年宫开设的课程中,孩子们通过系列实践活动,了解各种根材的形状特点,纹理特质,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根雕制作的全部流程。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享受了乐趣,也体会了艰辛。但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流水线地做根雕,而是为了打开孩子想象的空间。”龙洞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让孩子赏析优秀的根雕作品,同时会鼓励他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作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于农村、根植于农村、潜藏于农村,如綦江版画、荣昌陶艺、铜梁龙舞等非遗项目,城市的艺术培训机构很难有条件去教授和培养,反倒是乡村学校少年宫中的孩子更有条件,也更有情感去传承这些非遗项目。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承担起了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使命和责任,结合当地特色,发挥自身所长,用低成本创造高价值,特色化办宫的道路越走越宽。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冯锐